7月4日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,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“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之一”的空袭。俄军在这次袭击中动用了近550件空中武器翻乐股,其中超过330架攻击型无人机创下单次袭击数量新高。基辅等地遭遇持续打击,造成人员伤亡和设施损毁。乌方透露美国几乎暂停全部武器供应,防空体系面临资源枯竭与战略消耗的双重压力。
乌克兰武装部队空军发言人伊格纳特证实翻乐股,俄军在7月4日的空袭中投入近550件空中武器,包括超过330架攻击型无人机,刷新了俄乌冲突以来单次袭击的无人机使用纪录。自7月3日晚至4日上午,俄军从库尔斯克、奥廖尔等方向累计发射539架各型无人机,密集攻击导致基辅市建筑受损、浓烟弥漫。基辅市长克利奇科称,空袭已造成23人受伤,乌国家紧急情况局持续开展废墟清理工作。泽连斯基表示,乌防空部队当日拦截了270个空中目标,但俄方凭借数量优势仍实现多点突破。分析指出,俄军通过“无人机集群饱和打击”战术,意图消耗乌防空资源并测试其防御极限。
英国《经济学人》援引乌官员消息称翻乐股,美国几乎停止全部炮弹和零部件供应。尽管美方官员否认“全面断供”,但美国防部发言人肖恩·帕内尔声明,已“暂停部分对乌军事支持”,以审查其是否符合美国防优先事项。乌方认为此举是美政府施压乌方做出政治让步的信号。这一变动对乌防空体系构成直接冲击。乌军高度依赖西方提供的“爱国者”导弹等高端防空装备,而拦截成本远高于俄军无人机造价。军事专家估算,一枚“爱国者”导弹成本约400万美元,而俄军“见证者-136”自杀式无人机单价仅数万美元。泽连斯基疾呼,此类装备是“守护生命的关键”,当前资源短缺恐致防空网络失效。
此次空袭标志着俄军战术的重大调整。俄军通过大规模压制、成本博弈和协同升级的方式,形成多波次无人机集群,分散乌防空火力;以廉价无人机消耗高价拦截弹,放大乌方经济压力;无人机与导弹配合实施复合打击,增加防御复杂性。乌军虽宣称高拦截率,但残存无人机仍对能源设施、交通枢纽造成实质性破坏。基辅持续弥漫的火灾浓烟,暴露出防空体系在持续高压下的运行疲态。
面对资源危机,泽连斯基强调正“全力发展防空力量”,但乌本土军工能力有限,高端防空系统及导弹无法自主量产,现有库存仅能维持短期作战需求,急需盟友提供防弹装备等替代方案。西方援助的可持续性成为关键变量。若美援长期停滞,乌防空体系将被迫收缩,俄军空中优势可能进一步扩大。这场消耗战不仅考验乌克兰的韧性,更检验西方盟友的战略定力——其决策将直接影响战场天平倾斜方向。
俄军此次空袭以“规模”与“成本”为双刃翻乐股,试图撕裂乌克兰的防空屏障。在乌军疲于应对无人机洪流之际,美国暂停军援的举动为战场增添新变数。现代战争中,经济消耗与战术创新的博弈正逐渐取代传统火力对抗,而防空体系的存续能力,已成为决定乌克兰生存权的核心要素。未来战局走向,取决于基辅能否在资源枯竭前获得有效支援,以及西方是否愿为战略承诺付出实质代价。
翻翻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